现在中国乃至世界大多数人的饮食习惯都是一日三餐。但是也有人提出,一日两餐其实更好。到底一日两餐好还是一日三餐好呢?
一日几餐是有历史渊源的,这个应该和人们的物质丰富程度、历史文化习惯、重视健康程度等等都有关系。
在早期的人类历史中,应该是没有一日几餐的习惯的。比如在原始部落的狩猎生活中,并不能保证每天都能够打到足够多的食物。这个时候应该是以有限的食物来安排餐饮习惯的。
随着人类生产生活水平的提高,日出而作、日落而息成为人们的工作生活习惯。这个时候一日两餐成为制度,也成为必然。早上出去吃一顿,晚上回来吃一顿,比较符合人们的劳动安排特点。
当人类的生活水平越来越丰富的时候,因循过去的早出晚归,一日两餐就成为一种习惯。
具体什么时候开始大范围实行一日三餐,并没有具体的考证,一日三餐的出现是散落式的。但是有一点就可以肯定的是,一日三餐是与物质文化生活的提高有密切的关系。
有一种说法,商朝的时候就是实行的两餐制,早餐在上午,大概是7-9点间,称大食,晚餐在下午15-17点间,称为小食。
到南北宋,乃至明朝时,仍然坚持每天早晚两餐的习惯。即使在清朝的时期,在乾隆南巡的膳单有记载说,乾隆帝每天只吃两顿正餐,分别叫“早膳”和“晚膳”。
也有说法,三餐习惯出现的时间是在隋唐时期,当时的民间基本都是一日三餐,其中的午餐也逐渐成为一天的主餐。白居易曾经有诗为证:“朝眠因客起,午饭伴僧斋”。
宋朝经济更加繁荣,又取消了宵禁政策,不仅一天三餐,甚至还出现了夜宵。不过,及至明、清两朝延续了宵禁政策,导致“两餐制”有一阵成为主流。
其实两餐习惯到今天也没有彻底消失,据说有些地方有些家庭仍然是吃两顿饭。
用餐习惯的演变,主要是来自于温饱的需要,以及享乐的需要。对于养生的角度,往往考虑较少。
《黄帝内经》中对饮食多有论述,但是对于一日几餐并没有详细的说明,更多是强调了饮食的重要性,以及适度饮食的重要性。
和饮食时间有关的并不多,在其《灵枢·五味篇》中说“故谷不入,半日则气衰,一日则气少矣。”,强调了不按时进餐的危害。
另外,黄帝内经在《素问·痹论》中也说“饮食自倍,肠胃乃伤。”,这也和一日几餐有一些关系。
人的生命在于精气神,而支持精气神的来自于天地,其中饮食是保证人们吸收地气的全部。
而到底饮食的次数与多少,这需要与每一个的身体状况相关。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张其成就讲,养生最重要的不是吃什么,而是不吃。钟南山院士强调的不要吃太饱,其实也是讲的这个意思。
马未都先生倡导的一日两餐,也需要与工作日制度的时间安排互相配合。为什么有些农村地区仍然实行两餐,就是因为他们自由的劳作时间。现在每天的8小时工作制度,如果不能改变,实行两餐制也不现实。
还有一个问题,就是今天人们的工作、生活、娱乐已经大大延长,即使工作日安排缩短,许多人也不会回家好好吃饭,因为他们需要的是晚上的聚会,甚至夜生活的享受。
因此,一日两餐从目前来看并不容易实现,对于每一个人来说,只需要根据自己的情况,适度掌握每餐的饮食,从而达到养生的目的。